淘寶網北魏延興二年和貝薇雅內衣

本篇文章給大傢談談北魏延興二年,以及貝薇雅內衣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詳情介紹:

黃河人傢 · 千年晉韻 · 古建篇

壹、汾陽

1、汾陽般若寺

汾陽般若寺位於山西省呂梁市汾陽市陽城鄉東龍觀村,

初建於唐,元大德年間曾大修,

1672年清康熙年間再次重修。

寺位於村西門北側,成瓦刀型。

寺門外路南有壹影壁,

上鑲嵌 9條琉璃彩龍,

形神逼真,姿態各異。

青磚券拱成窯洞式的寺門,

上琉璃瓦蓋頂。

順窄長的磚道前走 80米,

拾階而上是磚木結構的過門殿,

殿內左右有神像。

進入大院,青磚鋪地,開闊素雅,

東、西、南三麵各有 5孔窯洞。

北麵則是高出院落其牠地方約 1米的正殿。

大殿宏偉,氣勢磅礴,殿內有 3尊大佛,

多尊小佛,姿態生動,熠熠生輝。

該寺影壁、寺門、過門殿在1958年被拆毀,

大殿保存至今。

2、杏花村汾酒作坊

  據《北齊書》記載,

杏花村的釀造史自北齊河清年間(561——564年)始,

歷經唐、宋、元、明、清,

至今1500年沒有間斷。

遺址為宋代“甘露堂”原址,

現存作坊遺址為堡墻式院落,

由南北兩組院落組成,

總占地麵積9000平方米。

  北院為釀酒作坊原址。

有五個院落,麵積約7000平方米。

現遺存清代釀酒作坊,

且遺存有埋入地下的發酵地缸。

院內有壹古井,為元代,古井上建亭,

名曰“古井亭”,亭依墻而構,

墻上嵌有傅山手書“得造花香”碑壹塊,

此井至民國間壹直是汾酒釀造專用水源。

院內還保存明代釀酒所用的甑筒壹個。

作坊遺址保存完整,

反映了汾酒文化的傳承,

是壹處十分珍貴的釀酒業實物遺址。

2006年5月,

杏花村汾酒作坊作為清代的古建築,

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3、文峰塔

  據康熙《汾陽縣誌》記載,

該塔由明天啟二年(1623年)進士

汾陽人硃之俊(曾任明清兩代國子監司業)

率眾集資捐助而建。

該塔為八角十三層樓閣式磚塔,

高84.93米,

為山西現存磚塔中最高的壹座。

  塔平麵為八角形,

青石須彌座,塔身為磚砌。

內為空筒式構造。

塔自下而上收分至塔頂,共13層,

外廓每層之間以磚雕椽飛、

鬥栱組成的檐相隔。

塔室之間以轉折回廓式階梯塔道相通。

  汾陽文峰塔為磚結構,

外廓平麵八角形,

占地麵積217.8平方米,

外廓塔層之間以磚雕椽、飛、鬥拱組成的塔檐相隔,

共13層,每層中有12生肖塑像,現已毀。

4、汾陽五嶽廟

  依據梁上題跡及碑文記載,

金天得三年(1151年)重建,元、明、清均有修葺。

現存五嶽殿、水仙殿為元代建築,余皆清代所建。

  廟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

總占地麵積7200平方米。

  五嶽殿為廟內主體建築,

單檐懸山頂,麵闊進深各三間。

由於平柱外移使明間擴大,次間縮小。

明間置闆門,次間置直欞窗。

前檐鬥栱五鋪作單抄單下昂。

梁架為徹上露明造,

皆用草袱作法,

為原木稍加修飾而成。

  水仙殿位於五嶽殿東側,

麵闊三間,進深三間,單檐懸山頂。

鬥栱五鋪作單抄單下昂,

明間補間出45度斜昂。

梁架亦為徹上露明造,草袱。

殿內須彌座磚雕,保存基本完好,

束腰部雕歷史故事、花草人物、窗格圖案等,

刀法傳神。

5、汾陽禪定寺

  創建年代不詳,

據記載北魏已有。

坐北朝南,分東西兩院,規模較大。

東院保留建築較完整,

主要有山門、過殿、正殿、配殿;

西院有戲臺和關帝殿。

正殿為元代遺構。

麵闊五間,進深四椽,

前廊式單檐懸山頂。

鬥栱四鋪作,梁架結構為四椽栿對前搭牽用三柱。

關帝殿為清代建築,

殿內神龕為製作精美的小木作,

內奉關羽,殿之東、北、西三壁塑

有以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為主題的懸塑,

東西兩壁懸塑之前各立塑三尊文武侍臣,

與懸塑及主像內容融為壹體

二、孝義

1、臨黃塔

臨黃塔,

又名釋迦牟尼文佛舍利塔,

也叫阿育王塔,

坐落於孝義市大孝堡鄉大孝堡村東。

該塔始建於隋文帝仁壽三年,

在宋仁宗慶歷五年、大元元統元年、

明崇禎九年和清雍正十年均進行過大的維修。

現存塔為清代重建之遺存。

  臨黃塔,高18米,

坐北向南,平麵八角,

為八級實體樓閣式磚塔。

經維修後,塔擡高了3米,

底部重修了須彌座。

首層塔身直徑原為5.72米,

是由於後代維修時為加固塔基而修築了支護性構架,

破壞了塔原先風貌,

予以清除之後,

現為2.7米。

二層直徑2.21米,

以上逐層收縮以至封頂。

首層塔身正麵設壹假拱券門,

其左右雕有楹聯:

“萬道慈光吞日月,壹期法雨潤乾坤。”

上方嵌有青石匾,

上 書“臨黃塔”,

右上方刻有“大清雍正十年七月二十九日重建”,

拱眼壁雕有“八卦圖”;

第二層正麵雕有“釋迦牟尼如來舍利支提”,

拱眼壁雕有“福潤四生”、“息沾九有”;

第三層拱眼壁雕有“帝道遐昌”、“皇圖永固”;

第四層拱眼壁雕有“佛日增輝”。

2、天齊廟

  天齊廟位於山西省孝義市梧桐鎮中王屯村。

該廟現存建築為元代建築,

大清康熙39年有過壹次大的重修。

建國後,

由縣政府撥款維修天齊廟大殿、樂樓,

現保存較完整。

  整座寺廟坐北向南,北高南低,

南北長88.8米,東西寬54米,

總麵積約4790平方米。

整體建築嚴謹合理。

 3、慈勝寺

  慈勝寺又稱法性禪院(金·泰和七年敕賜),

是山西省旅遊名勝景點之壹。

位於孝義市高陽鎮蘇傢莊村,

  慈勝寺始建於金·天會九年,

明中葉遷址北移並重修了大佛殿,

清康熙、乾隆、嘉慶、同治年間

都曾進行過不同程度的擴建和維修,

建國後,

由縣政府撥款維修天王殿、鐘鼓樓、山門,

現保存較完整。

  慈勝寺具有獨特的明清建築風格,

坐北向南,中軸線經緯分明,

依次排列山門、天王殿、正殿、

東西鐘鼓樓、東西偏殿、東西照壁,

單進四合院的布局合理,設計精巧,

創建870余年來,主體建築依然穩固。

山門進深壹間,磚雕柱頭鬥拱,

硬山頂,為黃蘭青琉璃瓦覆蓋。

天王殿麵闊三間,進深壹間,

為拱型平頂窯洞,硬山式灰瓦頂出檐。

正殿麵闊三間,進深兩間。

4、中陽樓

  中陽樓,

位於山西省孝義市古縣城中央大街,

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現存碑碣記載,

中陽樓始建於漢魏,

時值中陽縣治於此,故名。

元大德七年因地震坍塌,何時再建不詳。

清同治七年遭雷火,清宣統元年重建。

解放後,縣政府撥款,

分別於1957年、1983年進行了兩次較大的全麵修葺。

現存中陽樓保存完好。

    中陽樓是晉中和呂梁地區

保存至今結構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樓式古建築,

是孝義市歷史街區及重大繁華貿易區的標誌性建築,

不僅再現了這壹地區市樓的建築風格,

而且反映了這壹區域歷史發展進程中的商業盛衰信息,

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科學價值。

樓內藻井富麗華美,結構合理,

建築彩畫色彩艷麗,

繪有《封神榜》、《水滸傳》、

《嶽飛傳》等有關人物故事,

內容豐富,

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三、交城

1、交城玄中寺

為國傢AAAA級旅遊景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玄中寺位於縣城西北10公里石壁山中,

建築麵積6000平方米,

是全國現存始建時間最早的日本佛教凈土宗、

凈土真宗的祖庭。

  寺院始建於北魏延興二年(472),

經四年修築,於承明元年(476)落成。

凈土祖師曇鸞於此駐錫。

隋大業五年(609)名僧道綽入寺,

修舊擴新。

唐貞觀九年(635),

太宗巡幸太原,

為文德皇後祛病祈福拜謁玄中寺,

賜名“石壁永寧禪寺”,

從此玄中寺成為官寺,

得到較大規模的擴修。

2、天寧寺

  天寧寺位於交城縣城北三公里處的卦山,

距太原六十七公里。

  天寧寺位於中軸線南端,

建於清順治十壹年(1654年)的66級臺階和石牌樓,

突出了寺院的陡峭壯觀氣勢。

石牌樓古樸雄偉,前麵鐫刻“登彼岸”,

背麵鐫刻“羅天接引”。

66級臺階兩側石制柱頭雕有數十個石獅。

順著66級臺階上去,

便是寺院山門,

山門上端橫匾“第壹山”,

乃北宋著名書畫傢米芾所書。

四、文水

1、狄青廟

位於文水縣城南30公里處狄傢社村中,

又名狄武襄公祠,

為北宋名將狄青之傢祠。

原由狄青次子狄諮

率昆弟族人於北宋嘉祐四年(1059年)修建,

大元元員二年(1296年),

狄青七世孫狄暉重修,

現存建築為清朝同治十二年(1873年)修建,

1957年東西配殿不幸被拆除,

僅剩正殿與山門,

1994年狄傢社村民集資對正殿進行了壹定修葺,

仍按原制立於八級臺階之上,

三楹二柱,單檐硬山頂,

檐前無鬥拱,有插飛。

廊下東西立碑石數塊,

其中狄暉所立《狄武襄公祠堂記》最為珍貴。

2、武則天紀唸館

武則天紀唸館,

老百姓稱為則天廟,

位於文水縣城北5公里,

南徐村北麵。

牠西傍呂梁山,東靠文峪河,

是壹處山清水秀的名勝古跡。

武則天紀唸館占地2.6萬平方米,

從中軸線上看有山門、

雕像、舞臺、正殿;

兩翼殿宇有鐘鼓樓、

碑廊、配殿、偏殿;

雕像兩邊分別是豐碑

和升仙太子碑、八角回音亭等;

院內柳樹成蔭,花草遍地。

廟內有武則天政績陳列,

武則天傢族史料陳列,

全國與武則天有關的名勝古跡陳列。

遊客在此不僅可以看到壹個封建時代

傑出女政治傢的不朽業績,

還可以看到她留在全國的文化遺產。

3、上賢梵安寺塔

上賢梵安寺塔

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梵安寺塔高約45米,

底邊周長25米,

為7層8麵8角重檐磚塔,

中間為空心,

每層均有拱石石旋塔門,

第壹層塔門南開,底有地宮,

有地道通往塔外。

塔底數層大青石條,上築紅磚古塔,

無基無頂,十分奇特,

二層以上有木制階梯,串連各層,

通至塔頂,塔為平塔,

塔內原有樓梯可直上塔頂,

據傳塔頂原有壹小廟,內供有鐵佛,

日本軍侵占後鐵佛、階梯被毀。

塔重修碑記也僅余碑額壹方,

省文物研究所認定,

該塔為現在最大的無基無頂古塔,

在古代建築研究中有壹定價值。

  該塔有三奇,其壹是無塔尖,

壹般塔均有尖,而梵安寺塔沒有;

其二是塔頂蓋廟,甚為罕見;

其三是40多米高的塔無地基,

完全建立在黃土上。

  相傳,不知何時聖人造了壹座高塔,

塔頂直插雲霄,磨得天叫,

攪得天際不安,張天師見到大怒,

壹鞭將塔打為三截,底截在上賢;

中截落在汾陽冀村村北壽聖寺,

梢截落在汾陽城東建昌村,

有“上賢的根根,冀村的身身,建昌的尖尖”之說。

所以上賢和冀村塔都沒有塔頂,

衹有汾陽建昌塔有塔頂。

2013年5月,

上賢梵安寺塔被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五、平遙

1、平遙城隍廟

平遙城隍廟為國傢AAAA級旅遊景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城隍廟位於平遙城內城隍廟街中段,

整個廟群坐北朝南,

總占地7302平方米,

前後共四進院落。

牠是壹所規制齊全,宗教、

歷史文化、內涵豐厚的道教廟觀,

除正殿和寢宮外,

主要由六曹府、土地祠、

竈君廟、財神廟四大部分組成。

布局規整、層次分明、

氣勢宏偉、風格別致。

2、平遙縣衙

平遙縣衙博物館

為國傢AAAA級旅遊景區。

  平遙縣衙座落於古城中心,

始建於北魏,定型於元明清,

保存下來最早的建築在元至正六年(1346年),

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

整座衙署坐北朝南,

呈軸對稱布局,

南北軸線長二百余米,

東西寬壹百余米,

占地26000余平方米。

縣衙遵循封建禮制,左文右武,

前朝後寢,中軸線上有六進院落,

由外至內依次為:

大門、大堂、宅門、二堂、內宅和大仙樓,

大堂又叫“親民堂”,

內宅又叫“勤慎堂”;

東側線上由北至南有花廳、常平倉、

贊侯廟、土地祠,

常平倉又叫錢糧廳;

西側線由南至北有:

牢獄、公廨房(遺址)、十王廟、

洪善驛、督捕廳,

(其中十王廟、洪善驛、馬王廟正在復修,尚未對外開放)

整個建築群主從有序,

錯落有致,結構合理,

是壹個有機的整體,

無論從建築布局,

還是職能設置,

都堪稱皇宮縮影,

2004年5月19日,

第十壹世班禪蒞臨縣衙考察時欣然提詞:

平遙縣衙古衙之最。

3、平遙雙林寺

平遙雙林寺

為國傢AAAA級旅遊景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原名中都寺,

因平遙縣古時曾為“中都”城而得名。

寺院坐北朝南,

建在3米多高的土臺基上,

四周圍以夯土高墻,形成寺堡,

建築麵積3711平方米。

寺內布局完整,

有兩條軸線,經堂、禪院在東,

寺宇殿堂居西,由三進院落組成。

中軸線上依次排列著堡門、天王殿、

釋迦殿、大雄寶殿和佛母殿。

前院兩側為羅漢殿、地藏殿、

武聖殿、土地殿,

釋迦殿兩側有鐘、鼓二樓對峙,

中院寬闊,

千佛殿和菩薩殿左右對稱。

  寺內大小10座殿宇內,

滿布塑像。

大者丈余,小者尺許,

共計2052尊,完好者1500余尊。

明代所塑之像居多,

少數為清代重粧。

  雙林寺的彩塑大都屬明代作品,

現存完好者1500余尊。

為我國彩塑的精華,

專家譽為“東方彩塑藝術的寶庫”。

在我國美術史上占有重要的壹頁。

4、清虛觀

清虛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虛觀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也是平遙古城內最大的壹座道觀。

牠始建於唐高宗顯慶二年(公元657年),

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

占地麵積六千多平方米,

前後三進院落,

中軸線上依法排列著:

牌樓、過殿、龍虎殿、

純陽宮、三清殿最後還有玉皇閣。

  首先看到的這座殿是龍虎殿,

此殿頂采用青灰色間背瓦和琉璃相間而成,

顯得清麗而不俗氣,

檐下還有“太平興國觀”的題匾。

此殿用材古樸,柱子粗壯高大,

殿下青龍和白虎兩尊塑像高達4米,

是道傢所研究的四方神之二,

也是山門的守護神,

他們手持兵器,氣勢非常威嚴,

好像凡是對道教有半點不規雜唸的人

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

這兩尊塑像,

據專家考證是元末明初的作品,

他們麵部圓潤,衣紋厚重,

並且在雕塑上武士所講究的三位壹體

也處理得也恰到好處,

分別采用淺浮雕高浮雕、

圓雕和懸雕的手法塑而成。

六、介休

1、張壁古堡

為國傢AAAA級旅遊景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整座古堡順塬勢建造,南高北低。

從堡北向下俯視,左、

中、右各有壹條深溝向下延伸。

堡南則有三條向外通道,

堡西為窯灣溝,峭壁陡坡,深達數十丈。

堡東居高臨下,

有溝塹阻隔,

可謂“易守難攻,退進有路”。

依據堡內有劉武周和尉遲敬德之像考證,

認為是在唐武德二年(619)開始建造的,

是尉遲恭幫劉武周與李世民交戰守介休時所為,

是“明築城堡、暗挖地道”時的遺物。

張壁古堡保留下來的古代建築頗多,

金碧輝煌,流光溢彩,

大體都是明清遺物。

著名的有明代空王佛行宮,

建造在北門丁字門頂上,座北向南,

大殿三間,殿內塑主像為空王佛,

山墻繪空王佛成佛的故事壁畫。

殿頂明代三彩琉璃裝飾,刀工細膩,

燒制精致,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珍貴的是在行宮前廊下有兩通罕見的琉璃碑,

通體琉璃燒造,

孔雀藍底,黑字書寫,

碑額為青黃綠二龍戲珠,

兩邊藍黑龍紋花卉裝飾圖案。

東側壹通記述著空王佛-成佛的艱苦歷程,

西側壹通記載空王行宮修建緣起。

此外,

堡內還保留著真武廟、

三大士殿、呂祖閣、二郎廟、

關帝廟、興隆寺、可汗王祠等古代建築。

稱奇的是街中路西有壹株根深葉茂的槐抱柳,

相傳植於宋代,給古堡增添了情趣。

2、太和巖牌樓

位於山西省介休市城東北20公里北辛武村。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建造。

因牠通身包砌精美華麗的琉璃飾件,

而被當地人稱之為“琉璃牌坊”。

  太和巖牌樓,

原是該村真武廟前的門前坊,

其坐北向南,占地27.7平方米。

據傳,

該牌樓為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

北辛武村晉商巨富冀氏傢族冀以和

在對村內的七座廟宇進行補修時,

在真武廟中軸線之山門前所新建。

雖然現在隻剩下了牌樓這個單體建築,

但是由此我們可以想象當年真武廟的氣勢,

在明間西側柱底有“光緒丁酉年(1897)年造立”的題記。

3、大羅宮

  傳說因春秋時期介之推在此曾看到

“三清上,有玉京山,

山上有七寶樹覆蓋八方羅天,曰大羅”

的道傢最高境界“大羅仙境”,

後世遂建大羅宮。

又傳說宗唐太之妹曾修道於大羅宮,

唐玄宗時期復修。

經歷代修葺,

大羅宮成為中國道教最大的宮殿,

  整個建築巧妙地將明清風格

與現代技術融為壹體,

群樓高聳,崇閣巍峨,

雕梁畫棟,富麗堂皇,

既雍榮華貴,又古樸典雅,

可與布達拉宮媲美,

被譽為“天下第壹道觀”

4、龍頭寺

  綿山景觀主要分布於巖溝東側半山腰。

龍頭寺又名塔巖頭,

因巖下黃土坡原有空王塔院而得名。

後因唐太宗來綿山朝山謝雨,

見雙龍顯靈而改為現名。

  龍頭寺有20余個景點。

如《葉劍英元帥論綿山》、《介子推不言祿》、

《屈原詠介子》等大型碑刻,

以及百龍壁、賦詩亭、普救殿、

南天門、關帝廟、龍門石牌樓等。

  從景區入口處拾級而上,

過龍頭寺牌樓匾額,往左側山壁前壹回頭,

就見有壹麵闊大的山體前,

雕塑有盤騰旋繞的眾多龍形,

這就是百龍壁。

與百龍壁相對,有壹處景觀名賦詩亭。

南天門為廡殿頂樓閣式建築,

三層景觀各有不同,

是觀落日、晚霞、雲海的絕妙去處。

在龍頭寺出口處,

是壹座工藝精湛、造型精致的龍門石牌樓。

牌樓雄踞要隘,淩空矗立,

為綿山標誌性建築之壹。

從石牌樓折返至賦詩亭,

向下不遠有普救亭,

這是通往下麵地宮的入口處。

地宮內的殿宇、塑像

是根據介子推勸人為善的心願設計的。

宮內彩塑由省內專家精心創意製作,

集人學、美學的精粹於壹體,

有興趣者也可壹觀。

5、虹霽寺

  虹霽寺又名滾鐘寺,

寺內有虹霽寺塔、滾鐘坡、天王殿等。

史料記載,

該寺建於唐貞觀十三年,

唐太宗破劉武周於汾州,立寺。

該寺自唐初建,明萬歷年重修,

清康熙年間復修,乾隆金妝,

後幾經戰亂。

銀錠山巔古塔,係八角九層樓閣式磚塔,

山前流過汾河,

景同延安寶塔山,

百姓稱“小延安”。

6、祆神樓

  是原祆神廟的組成部分,

樓因廟而得名,

是壹座門樓、樂樓與過街樓相接合的樓閣式建築。

  祆神樓位居廟前,

既是山門,

又是點綴街心的過街樓。

平麵呈“凸”字形,

凸出的部分為過街樓,

麵寬進深各三間,東、西、南三麵通道,

高二層,中設平座,上施重檐。

樓較寬的部分下層為山門,

上層為樂樓。

下層山門麵寬五間,

進深四間,周設圍廊,空間敞朗,

山門腰間平座與過街樓平座銜接,

上鋪樓闆,形成向廟內獻神演戲的樂樓。

樂樓居於山門門庭上部,

樓身兩側設八字影壁,

樓上部重檐,加上腰間平座勾欄實為四層。

樓內四根通柱直承上層梁架,

山門戲樓上下疊構,

樓頂十字歇山式,

全部以琉璃脊飾瓦件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