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車轉讓合同與二手泵車轉讓協議

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資質轉讓 勘察甲級開分公司

壹級資質標準

1.企業近10年承擔過下列4項中的3項以上所列工程的施工,工程質量合格。

(1)累計修建壹級以上公路路基100公里以上;

(2)累計修建高級路麵400萬平方米以上;

(3)累計修建單座橋長≥500米或單跨跨度≥100米的公路特大橋6座以上;

(4)完成過單項合同額1億元以上的公路工程3個以上。

2.企業經理具有10年以上從事工程管理工作經歷或具有高級職稱;總工程師具有15年以上從事公路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工作經歷並具有本專業高級職稱;總會計師具有高級會計職稱;總經濟師具有高級職稱。

企業有職稱的工程技術和經濟管理人員不少於300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不少於200人。工程技術人員中,具有高級職稱的人員不少於20人,其中具有公路工程係列高級職稱的人員不少於15人;具有中級職稱的人員不少於80人,其中具有公路工程係列中級職稱的人員不少於50人。

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資質轉讓

企業具有的本專業壹級資質項目經理不少於15人。

3.企業註冊資本金6000萬元以上,企業凈資產8000萬元以上。

4.企業近3年最高年公路工程結算收入4億元以上。

5.企業具與承包工程範圍相適應的施工機械和質量檢測設備,並至少具有:

(1)160噸/小時以上瀝青混凝土拌和設備3臺,120立方米/小時水泥混凝土拌和設備及60噸/小時以上水泥混凝土拌和設備各1臺或60噸/小時以上水泥混凝土拌和設備3臺,300噸/小時以上穩定土拌和設備4臺;

(2)攤鋪寬度12米的瀝青混凝土攤鋪設備2臺,攤鋪寬度8米以上的瀝青混凝土攤鋪設備4臺;

(3)120千瓦以上平地機5臺;

(4)1立方米以上挖掘機5臺;

(5)100千瓦以上推土機5臺;

(6)各型壓路機20臺(其中瀝青混凝土壓實設備10臺,大型土方振動壓實設備10臺);

(7)扭矩200千牛·米以上的鉆機2臺;

(8)80噸以上自行式架橋機2套;

(9)50噸以上吊車3臺;

(10)水泥混凝土泵車4臺;

(11)隧道鑿巖臺車2臺,水泥混凝土噴射泵4臺,壓漿設備2臺。

來源:半月談網

引導約1億人在中西部地區就近城鎮化,是國傢推進新型城鎮化並借此推進現代化的戰略舉措之壹,其實施有利於振興鄉村、破除城鄉二元結構、驅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作為東部沿海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過渡帶、長江開放經濟帶和沿海開放經濟帶接合部,湖南是中部地區的重要省份。半月談記者在湖南常駐20余年,壹直跟蹤多個鄉鎮城鎮化的發展軌跡。從人口流出、發展緩慢轉變為人口回流、走向繁榮,中部地區就近城鎮化的“拐點”是否近了?如何乘勢而為?成為值得思考的命題。

上篇:就近城鎮化“拐點”近了?

秋季,湖南各縣學生人數持續增加。

婁底市雙峰縣青樹坪鎮中心小學校長王衛紅清楚記得,1997年他到這所學校當老師時,全校學生500余人,2005年他任校長時剛過1000人,而2018年已超過1800人。他說,生源增長,有鄉村小學撤並因素,但更多是因為“城鎮化擴張,外來務工、做生意的多了”。

會同是湖南壹個30多萬人的縣,2018年秋季新學期開學,縣城小學生入學人數比幼兒園結業人數多了200多,其中大部分是從外地回流。當地教育局分析,部分在外務工者回鄉,以及本縣教育質量較高、教育成本低,是生源回流的重要因素。

近年來,新化縣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人數壹直呈高速增長態勢,平均每年增加近8000人。當地政府部門人士介紹,不少是外地回流的。

這是人口回流推動就近城鎮化的壹個信號。

● 拐點近了?人口回流有加速之勢

2017年7月,吳整萍結束多年在廣東的打工生活,回到傢鄉湘西花垣縣。花垣苗繡為第壹批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當地文化站發起“讓媽媽回傢”文化扶貧項目,成立合作社,既為女性創造鄉土就業機會,也避免苗繡傳承“斷代”的危險。在湘西州首府吉首市,有1/5的返鄉媽媽和留守婦女從事苗繡。

湖南全省許多縣鄉出現的“媽媽回傢熱”,是外出人員持續回流的壹個標誌性動向。

2018年5月,湘粵桂交界的江華瑤族自治縣碼市鎮,從廣東遷來的五月天服飾有限公司車間內,4條生產線上30余名工人正忙碌著。當天是趕集日,不時有好奇的農民前來車間探訪。

盤進英坐在壹臺縫紉機旁,對壹件上衣做最後加工。雖然進廠才3個月,但廠長表揚她“上手很快”。在服裝廠,“生手”每月工資1000元左右,“熟手”能達到3000多元。

39歲的盤進英,傢在碼市鎮田溝村,之前曾在廣州打工,也進過服裝廠,從事邊緣工種。

2015年以來,江華縣主動承接沿海產業轉移,引導400多傢勞動密集型企業進駐鄉村開設工廠,吸納帶動9000余名農村勞動力在傢門口就業,人均年增收1.8萬元以上,其中相當壹部分是盤進英這樣的回鄉女工。

改革開放40年來,作為人口大省、農業大省、相鄰沿海地區大省,湖南壹直是農民工輸出大省。2018年,湖南省農村轉移就業1558萬人,跨省務工人員1000多萬,其中70%集中於珠三角、長三角地區,有500萬人直接從事以製造業普工崗位為主的第二產業。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沿海不少出口型企業受到影響,而身在中部的湖南受到的影響相對較小,迎來壹個較快增長時期,到沿海務工的人開始有所回流。

東部產業正在向中西部轉移,接壤廣東的湖南享受了產業轉移“地利”。據湖南省政府消息,近5年,湖南全省承接產業轉移項目超過16000個,投資總額近1.7萬億元,每年帶動城鎮新增就業70萬人以上。這些轉移企業,成了帶動人口回流的生力軍,推動湖南的就近城鎮化。

人口回流現象,不唯湖南,在中部多個省份都已出現。

湖北省統計局人口處2018年年初分析,隨著湖北經濟社會發展質效提昇,對就業人員的吸引力不斷增強,外出人員持續回流。2017年,全省流動人口近650萬人,其中流入人口為157萬人,比上年增加8萬人;流出人口491萬人,比上年減少6萬人。安徽省統計局研究表明,從2013年開始,儘管人數不多,安徽出現外出人口回流。

這些遷徙人群,有的流向省會城市、地級市,也有許多就近留在縣城、小鎮。

● 拐點近了?壹批“非典型”城鎮欣欣向榮

長沙周邊,近年湧現出大批旅遊小鎮、康養小鎮、特色產業小鎮;絕大部分縣城城區麵積拓展,人口增加。如果說,長沙這些城郊型小城鎮的發展,得益於省會發展,縣城人氣增加得益於係當地中心所在,那麽,離省會較遠、非縣城所在的“非典型”小城鎮所呈現的繁榮,則值得考量。

壹條街,兩排房——這是2000年記者到湖南新寧縣高橋鎮調查時看到的集鎮形態。2016年記者重訪時,鎮上延伸了幾條街道,兩旁高樓林立,店鋪眾多,人流不息。高聳的混凝土長臂架泵車和挖土機隨處可見,城鎮建設熱火朝天。現在的高橋鎮,有各類商鋪和企業400余傢,成了新寧西北名副其實的商業中心和商品集散地,鎮居民也增加到1萬余人。高橋由壹個普通平淡的鄉村小集鎮,正朝壹個欣欣向榮的小城鎮轉軌。

湖南漵浦縣龍潭鎮的名氣不小,正式建制歷史達千年,鎮人口3萬人,為周邊5縣市的中心城鎮。然而,多年來,龍潭鎮經濟發展緩慢,“晴天壹身灰,雨天壹身泥”。“這樣的條件,別說吸引人,就是留住人都難。”當地人怨嘆。2016年始,龍潭鎮開始變樣,道路硬化,鋪設了下水排汙管道,晚上有著龍潭特色的路燈燈火璀璨。第壹次修建了堅固河堤,還建設了沿河風光帶。多年構想的集商業和住宅為壹體的農貿市場破土動工,中心城區綜合提質改造迎來飛躍。

“真的變了,這兩年的變化要賽過20年!”龍潭當地賓館老闆鐘靜芳感慨。

雙峰縣青樹坪鎮,由於城鎮發展迅猛,土地出讓價格已與縣城持平。人氣之旺、城鎮之火,從節會之多之旺也可以感受出來。2018年下半年,這里依託新開業不久的農貿市場,舉行首個農民豐收節暨淮山文化藝術節。2017年,相繼舉辦了往往隻在縣城甚至地級市舉辦的節會活動,比如全縣(湘中)農特產品博覽會暨電商扶貧論壇、2017世界旅遊小姐大賽婁底賽區頒獎群星演唱會等。

碼市鎮山嶺縱橫,在20世紀90年代被列入湖南省改革開放試點鎮,隨著國傢推出生態政策限制林木砍伐,木材產業陷入低谷,單壹的產業經濟也使得碼市鎮的發展變得遲緩。經過10多年的沈寂,碼市鎮近年重現活力。

“這幾年,碼市鎮街寬了,樓高了,街道幹凈了,酒店和超市都有了,有了城市的味道。”當地人這樣說。

圍繞著鎮政府新建的兩個房地產項目金龍商業城和景熙傢園如今大部分已竣工。其中金龍商業城2012年壹期交樓216套,全部賣完,現在的入住率達90%。二期400套如今還剩20多套,銷售可觀。

“房價比較便宜,壹期均價是1800元,買主九成是碼市鎮村里人。二期均價2400元,大部分也是碼市鎮本地人,但還吸引了5%的廣東人過來買房。”金龍商業城銷售顧問嚴艷苗說。

● 拐點近了?歷史機遇期正在來臨

近年來,國傢推出中西部就近城鎮化戰略,中部各省多縣都有“全國重點鎮”獲批,壹批“特色小鎮”建設也獲國傢支持。包括湖南在內的多個中部省份,交通區位優勢明顯,成為高鐵十字交叉省份,有利於推動就近城鎮化。人口眾多的中部地區就近城鎮化的需求是大規模潛在的,衹要被激發,就會顯現驚人的力量。

在湖南走訪,記者深感就近城鎮化麵臨前所未有的黃金機遇,除了國傢政策支持,還在於農民、企業、地方政府等多個主體的有利因素正在匯集,其表現有五:

之壹,農民對就近城鎮化開始顯現旺盛的需求。2016年,記者重訪16年前報道過的新寧縣高橋鎮“上訪老農”何傢吉,當時79歲的他,最盼望的事,就是把他所在村組納入城鎮開發。他說,看到城鎮發展這麽紅火,他做夢都想著早壹點開發,這樣,居住條件改善了,傢里人也可以利用門麵做生意。

從記者的了解看,過去比較淡薄、如今開始急劇上漲的就近城鎮化需求,來源主要有四:壹是有利於小孩到鎮上讀書,現在很多村小都撤銷或縮減規模,鎮上學校辦學條件相對較好,上學也比較安全。二是為了開門店創業做生意,在外打工的70後、80後不少開始回鄉,希望在小城鎮上尋找田土之外的生計出路。三是相對較為便利、熱鬧、現代的城鎮生活,比如到商場消費,到廣場、影院參與文化活動,有病方便到醫院求診。四是小城鎮可以讓農民實現農、工、商兼業。

之二,農民的現金收入大幅增加,增強了就近城鎮化的能力。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農民工總量28652萬人,比上年增加481萬人,其中外出農民工17185萬人。2017年末,農民工人均月收入水平為3485元,比上年提高210元,增長6.4%。流轉土地的農業產業化企業,也為留守農民創造了固定、季節性務工機會,如雙峰縣青樹坪鎮農忙季節農民工工價每天200元。還有不少農民在外經商創業。大多數農戶的現金收入大大超過以往。小城鎮的房價比縣城便宜,把在村里建房的錢,換為到小城鎮購買房子,農民有這個實力。

之三,農民開始改變傳統的住房觀唸。習慣於自己蓋樓建房,“上有天下有地”,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村頑強延續的居住觀唸。然而,農村青年壹代絕大部分的工作地點已經不在鄉村,已經接受城市的生活,願意在城鎮居住生活。安仁縣安平鎮的安平新城,建設有小高層和電梯高層兩種商品房戶型,年紀大的人出於性價比考慮,多主張選擇可以爬樓的小高層;青年人為了方便,不少人選擇了電梯房。各得其所,後壹個群體規模越來越大。

之四,就近城鎮化有比較穩定的利潤,開始吸引市場主體。安仁縣是湖南縣市當中地理區位極其普通的壹個縣,安平新城是安平鎮的農民集中居住項目。開發商雄森公司於2009年進入鄉鎮房地產市場。2016年上半年記者走訪時得到的信息是,按照計劃,安平新城將建設4期共3000多套商品房,已建成1500多套,其中70%的房子已銷售出去。公司總經理李成彬告訴記者,公司在地級市、縣城的房產項目近年受到沖擊大,但在安平鎮的銷售比預想的還要好。

民營企業也在大舉投資參與城鎮的公共服務業。在雙峰縣青樹坪鎮,2017年秋季正式辦學、占地60畝的起陸中學,是壹所高標準的現代化民辦寄宿制學校,當年招生529人,2018年達998人,總計可容納2500名學生就讀,目前就讀學生涵蓋周邊縣。同是2017年開展運營、總投資3500萬元的“頤養堂老年呵護中心”,醫養結合,設計老年床位600余張,目前已有近300名老人在此居住。此外,民營老闆還在鎮上建設運營了“雙峰縣工農醫院”。這些教育、養老、醫療項目,提昇了青樹坪鎮公共服務的能力、水平,實實在在吸納了眾多人口。

之五,縣、鄉鎮兩級政府,對就近城鎮化增進了理解。縣城臃腫不堪,學校人滿為患,就業機會難以提供,公共設施配套壓力大,而鄉鎮發展卻停滯不前——經過前幾年縣城發展的高速膨脹期後,中部壹些地方從縣(市)到鄉鎮的官員,已經深刻意識到縣城和小城鎮平衡發展的重要性。近年來,各級政府投資的安置易地搬遷貧困戶小區,以及公租房建設,汙水處理廠布局壹些小城鎮,帶動了城鎮的發展,交通、通信、電力等同步改善。

● “拐點”近了?根本潛力在於民心所向

“青樹坪鎮發展得很快,我們年輕人要玩,壹般不到縣城,就在我們鎮。”2018年10月,在雙峰縣青樹坪鎮,生產打火機的雄風五金廠廠長林建輝說。身材單薄的他是本鎮單傢井村人,31歲,過去在深圳、湘潭等地從事模具加工、數控加工等技術工種,2016年回鄉建了這個工廠。他告訴記者,妻子現在縣城壹個工廠上班,“回鄉工作的感覺很好,可以管住3個孩子”。

安仁縣安平鎮安子坪村趙根根,2015年在鎮上新開發的安平新城買了壹套商住兩用的門麵,經營鋁合金生意。他在村里流轉了30畝土地種植烤煙,農忙時節就開著自己的皮卡車回鄉幹活。他和其他記者走訪的農民壹樣,說起安平鎮的發展,連聲稱“好”。相比於縣城,安平鎮的吸引力在於這里離土地更近,周邊的農民可以過壹種“不離土、不離鄉”的就地城鎮化生活。

盤進英的傢離服裝廠有10多公里,她和丈夫在鎮上租了套壹室壹廳的房子,年租金3000元,丈夫在另壹傢工廠上班。盤進英對於生活和未來有著清晰而堅定的認識:“自己要踏實把技術提昇,同時培養孩子好好讀書。”

隨著勞動密集型企業向內地轉移,近年來,在湖南省漵浦縣、安仁縣、江華瑤族自治縣等地理位置並不優越的地方,壹些鄉鎮開始出現了工廠。農民可以在鎮上開店,也可以在鎮上的工廠打工,還可以在農忙時節兼顧種田。

記者采訪時發現,放棄外出務工的返鄉農民工大多在35歲到45歲之間,他們在外務工多年,有壹定技術和經驗,出於照顧老人、孩子的考慮,更希望在傢門口就業,因此成為不少園區企業爭相錄用的“香餑餑”。因為他們的回鄉務工,“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等社會問題得到緩解。

就近城鎮化,承載著無數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民心之所向,亦是發展之潛力。

下篇:健康推進就近城鎮化“六策”

“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壹毛輕。”中部就近城鎮化出現了壹係列向好的勢頭,值得因勢利導,令人期待。但從記者的長期跟蹤調研看,當前還有不少理唸誤區、體制機制障礙、現實困難,制約、阻礙就近城鎮化的健康發展,迫切需要破解。

● 扭轉“重城輕鎮”的片麵發展格局

縣城膨脹發展,擠壓小城鎮的發展空間,這是當前就近城鎮化麵臨的嚴峻難題。

2000年之際,記者曾報道,湖南省政府倡導大力發展縣城,做強縣城。那時縣城的問題,主要是發展不足的問題。近年來,土地和地產成了地方財政的重要支柱。很多縣忽視了小城鎮發展,而是把投入和公共設施配套集中在縣城城區,迅猛推進房地產建設。“城腫鎮衰”現象由此不斷加劇,撕裂了城鄉發展。鄉村學校“空巢”冷冷清清,縣城學校“大班額”人滿為患,就是壹個縮影。急劇腫脹的縣城,沖突矛盾大量增加,2018年秋季耒陽因“大班額”分流引發社會矛盾,就是壹個典型案例。

在醫衛、教育等多個民生領域,很多政策都不利於鄉鎮。湖南懷化市漵浦縣龍潭鎮衛生院有170多名醫護人員、160多張病床,2017年收入3000多萬元,設備齊全,中小型手術絕大部分能夠完成,是懷化全市實力最強的鄉鎮醫院。龍潭鎮衛生院副院長周煌告訴記者,農村合作醫療的推廣復蘇了鄉鎮衛生院,但農合政策規定,鄉鎮醫院住院人均報銷比例上限為1380元,而縣醫院超過2000元,這導致龍潭醫院迫於費用總額控制,有時不敢收治病人。另外,鄉鎮衛生院藥品受限制,隻能使用基藥500多種,壹些病人隻得趕往上級醫院尋藥問診。他盼望龍潭衛生院能夠享受縣級醫院的“農合”政策。此外,據記者了解,鄉鎮醫生、教師職稱評定存劣勢,也是導致人才外流的重要因素。

在龍潭鎮,鄉鎮醫院和學校改擴建,修繕多處古建築,統壹風貌打造精品旅遊線路……龍潭實現就近城鎮化的藍圖日漸清晰,前景看好。壹些基層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果能夠化解壹些政策、體制的束縛,像龍潭這樣的重點鎮,“給點陽光就會燦爛”,就近城鎮化的爆發力會加速展現。

● 務實做好“梯度建設開發”

推動就近城鎮化,需要做好規劃引導,分步實施,不能壹哄而上。當前最現實的抓手,是要扶持縣城之外的“副中心”發展,牠們當中很多已經名列“全國重點鎮”。

在“重城輕鎮”的投入背景下,壹些仍然能夠走向繁榮的城鎮,顯示了就近城鎮化頑強的生命力。這些鎮往往歷史上就是地理便利、人口相對集中的集鎮。

湖南省安仁縣安平鎮歷史上稱安平司,處於三縣交界地帶,交通方便。所開發的安平新城商品房和商業門麵,購買者不僅來自安平鎮本地,還來自周邊的竹山鄉、承坪鄉、坪上鄉,甚至相鄰的茶陵縣、耒陽市。安平鎮成了整個安仁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次中心,鎮區人口達到1.5萬。

如果說縣城永豐鎮是“北京”,那麽青樹坪鎮就是“上海”,湖南省雙峰縣當地人常用這個詼諧的比喻,道出青樹坪鎮的繁華。

雙峰縣青樹坪鎮的紅火,得益於崛起為全縣“副中心”。此鎮地處湘中,歷史上就是從湘西南、湘中壹帶去往首府長沙的必經之地,319國道穿鎮而過。青樹坪鎮商貿繁華,門店林立,鎮上常住人口達3萬人,趕集日流動人口超2萬人,成為輻射周邊縣近30萬人的中心城鎮。記者在當地接觸過多個行業的人士,他們不約而同為青樹坪鎮的發展而自豪。

雖然歷經撤鄉並鎮,鄉鎮數量大幅減少,但對於絕大部分為農業縣的湖南縣域而言,短期內能夠成為縣城之外、聚集人口與資源的中心鄉鎮,也隻能是鄉鎮當中的壹小部分。安仁縣在較為成功地推進安平鎮的城鎮建設後,目前又選擇了三四個條件相對便利的鄉鎮推進建設。小城鎮建設應該推行這種適當超前引領、分步推進的“梯度建設開發”方案。

● 辦好學校、醫院應處於優先位置

“我們去年原計劃招350多名學生,後來100多名選擇去縣城就讀。優質生源、師資都向縣城傾斜,這樣的趨勢,對我們鄉鎮學校很不利。”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碼市中學副校長陳仁誌說。記者在校內接觸了壹些老師,他們不少是這個學校的畢業生,對學校充滿了感情,盼望學校能夠建設得更好,留住孩子們。

教育是民生大計,當前中部地區壹些鄉村反映突出的民生難題,就是鄉村教育萎縮。讓小孩到城里接受教育,成了農民離開鄉村、拋棄小城鎮、蜂擁進城居住的“最大公約數”。湖南耒陽當地公務員向記者分析,城市的資源配置比鄉下好多了,特別是教育。有些農村父母,寧願在城里擦皮鞋,也要買套房子讓孩子到城里讀書。

鄉村學生流向縣城,縣城學生流向地級市或省會——生源流失,成了當今阻礙就近城鎮化的壹個現實難題。湖南省某縣二中位於當地壹個小城鎮,該校校長向記者反映,2017年沒被縣壹中錄取、分數較高的學生,約有400多人去了地級市的學校求學,2018年這壹數字可能達到600人。相當壹部分本應被該學校錄取的學生,外流走了。

相比長三角、珠三角而言,中部地區鄉鎮的工業水平、經濟實力薄弱。從記者的調查看,中部地區推進就近城鎮化,在重視產業培育的同時,絕不能輕視鄉村教育、衛生等核心公共服務。

各個鄉鎮的地理、資源等稟賦有強有弱,產業培育需要壹個過程,不能壹蹴而就。對於相當壹部分中部地區的小城鎮而言,希望產業在短期內有多大作為,顯然不現實。提高中部地區小城鎮集聚人口的能力,要靠產業,但千萬不能忽視公共服務。

來到江華瑤族自治縣碼市鎮中心衛生院,隻見病人眾多,醫護人員忙碌不堪。“我們鄉鎮醫院現在衹有55張床位,CT還不能做,不隻是缺設備,還缺相應的醫護人員。百姓的看病需求與醫院本身的建設還有壹定的差距。”碼市鎮中心衛生院院長義傢平說。

義傢平坦言,由於路途遙遠,在碼市工作是壹種挑戰。“醫生的流動性比較大,我們這里衹有中級職稱的,副高及以上的難以留下。”儘管麵臨很多困難,義傢平還是在不斷努力,爭取把碼市鎮中心衛生院建設好,把更多的病人留在碼市。

記者在中心衛生院感受到改變的氣息、加速發展的景象:壹棟投資1100萬元的綜合大樓正在建設,2019年會投入使用。

● 為重點鄉鎮大幅擴權、讓利

記者在目前發展勢頭較快的小城鎮搜集到的呼籲,不約而同是“放權”“讓利”。目前,省級政府向經濟強鎮“放權”的力度有所加大,但“讓利”還不夠。

基層政府盼望在發展的關鍵階段得到更多支持。作為“全國重點鎮”,雙峰縣青樹坪鎮已經享受了土地出讓利潤返還80%的優惠政策,這筆錢也成了這個鎮滾動推進城鎮建設的重要資本。當地政府反映,由於用地指標審批從嚴,可供出讓的商業土地也從緊,政府推動建設的引導資金緊張局促。

此外,上級撥給青樹坪鎮基層政府的預算為3000萬元,扣除人頭費用的剛性支出,隻余200萬元,這筆錢隻夠聘請48名環衛工人、養12臺環衛車,可用於城鎮建設管理的機動資金捉襟見肘。

漵浦縣龍潭鎮和湖南很多地方鄉鎮壹樣,完全是靠上麵的預算撥付運轉,自身幾乎沒有財力。所獲批付的城建維護費等費用,如同“胡椒麵”,與城鎮體量不符,與實際所需差距較大。龍潭鎮商貿市場的土地開發拍賣了1000多萬元,縣財政預計返還龍潭鎮壹部分。龍潭鎮政府很期待這筆資金到位後,投入城鎮建設。龍潭鎮多方人士呼籲,希望能夠賦予鄉鎮適當的財政自主權,特別是土地收益能夠返回鄉鎮,讓鄉鎮更加自主地推動城鎮化建設。

為了支持安平鎮小城鎮開發,安仁縣政府將安平新城項目的土地出讓收入全部用於當地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較好地緩解了鄉鎮的資金壓力。此外,安平鎮將老城區的土地置換給開發商,帶動舊城改造和新地塊的開發;將農貿市場經營權轉讓,引入社會資本投資3000多萬元建設新商城。通過這些市場化手段,實現了城鎮建設的提質升級,同時又沒有大規模的政府負債。

目前,各級政府專門針對小城鎮開發建設的支持政策較為缺乏。小城鎮建設的汙水處理、地下管網鋪設等因成本回收周期長,沒有社會資本願意投入,亟待上級財政給予專項支持。

開發商雄森公司總經理李成彬向記者表示,參與小城鎮開發的企業,幾乎得不到國傢和地方的政策扶持。國土、規劃、建設等相關部門的規費和大城市是同等標準,這些規費應有所減免,以降低企業的開發成本。

● 建設管理與長遠發展統籌要跟上

當前,湖南壹些小城鎮“五無”現象比較突出——無公廁、無下水道、無酒店、無停車場、無規範性市場。“環境這麽差,誰願意住這里?”湖南耒陽壹位鄉鎮官員對記者說。“市里已出臺《關於加快小城鎮建設的實施意見》,但至今沒有壹個鄉鎮在‘生血造血’功能上有突破……”耒陽市政府部門在總結城鎮化工作時曾這樣描述小城鎮發展的艱難情形。

隨著小城鎮麵積擴大和人口增長,鄉鎮公共服務和管理往往能力不足,出現“小馬拉大車”現象。安仁縣安平鎮安平居委會負責人告訴記者,社區每年的環衛支出、小學的維修費用等公共支出責任,都落在了村級組織,成為難以承受之重。

記者還註意到壹個動向,現在小城鎮的規劃壹般局限於單個鄉鎮,還缺乏更大空間範圍和更長時間維度的規劃。壹方麵,鄉鎮的道路、管網等建設要有壹定前瞻性,為未來的發展留足空間,避免“野蠻生長”造成環境臟亂差;另壹方麵,壹個小城鎮的興起可能伴隨著周邊鄉鎮的相對衰落,所以要從縣級層麵統籌規劃,提昇“重點鎮”的輻射帶動能力。

作為“全國重點鎮”,碼市鎮近兩年進入城鎮建設高峰期,發展迅猛。在記者走訪調研中,不少碼市鎮基層幹部認為,制約碼市發展的關鍵在於人才。“鎮幹部編制119個,目前在編的衹有89個,空缺30個。”當地政府人士呼籲,碼市鎮特色小鎮建設涉及方方麵麵,急需城鄉規劃、金融財會、工程管理、環保等專業人才。提昇政府管理專業化,推動城鎮發展才大有可為。

● 發揮優勢招商引資創造就業機會

如何招商引資、發展經濟,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從而將更多人口穩定在小城鎮?從長遠而言,這是就近城鎮化的命脈所在。

因國傢保護生態、限制木材砍伐,從而失去這壹傳統支柱產業的碼市鎮,經歷了壹段時期的產業冷清之後,重新尋找新動能。2012年,原址在東莞的棟梁木業有限公司將生產基地搬遷到碼市鎮,根據自身所擁有的專利技術生產染色木皮,開拓了國內外市場,創造了100多個就業機會。

發揮自然資源優勢,碼市鎮除提昇林木產業的技術含量,還正在試水發展康養、文旅產業。2018年5月,記者在現場看到,由江華當地企業傢投資6000多萬元興建的康養醫院已經破土動工,將提供集醫療、康復、養生、養老等於壹體的現代醫療服務;全鎮首傢三星級酒店接近完工,即將開門迎客……

農機是雙峰縣在全國有壹定名氣的特色製造業,被湖南省評定為全省縣域經濟特色產業。雙峰縣的農機產業,發源地是青樹坪鎮。由於雙峰縣將工業收縮集中在縣經濟技術開發區,也由於市場競爭導致重組改造,農機這壹支柱產業在青樹坪鎮萎縮。與此同時,全鎮歷來較為繁華的傳統商貿,近年來也受到電商沖擊,眾多門店在奮力轉型,將線上線下經營結合起來。

當地百姓盼望能夠多引進、培育勞動密集型企業。在青樹坪鎮,生產打火機的雄風五金廠提供了100多個就業機會。廠長林建輝介紹,每逢招工,好多當地人排隊來報名。他指著生產線上的女工說:“在我們這里做工,不必遠離傢鄉,計件付酬,每天收入110~120元。這些工人願意幹,不願歇壹天。”這個廠目前產能還沒有完全釋放,容納不了更多的就業。

能夠就地進廠工作或者創業,是現在很多在外地打工、已結婚育子的中青年農民的希望。如果能有更多人實現願望,人口回流加快,可有力促進就近城鎮化。

事實上,支撐就近城鎮化的機會,絕不止於工業和商業。農業產業化可以提供的就業機會,也不可小視。通過大力推進土地流轉,青樹坪鎮湧現了流轉土地2000多畝的“農豐祥”、6000多畝的“金土地現代農業園”等多傢農業產業化企業,以及鄉村休閑農業“歸古旅遊”公司。他們創造了不少固定或季節性務工機會,增添了農民收入,活躍了全鎮人氣。青樹坪鎮所產淮山因土壤獨特而口感不凡,近年來,當地農業合作社蓬勃發展,統壹品牌,電商發力,使得淮山銷量大增。全鎮淮山種植麵積8000畝,畝均純收入可達1.5萬元。當地為挖淮山雇請的農民工,每天收入200元。

相對沿海地區,中部小城鎮在出口外貿、工業產業配套等多方麵缺乏優勢,但鄉野之廣闊、勞動力之豐富、生活成本之低,也是其核心競爭力。

農工商並舉,對於中部地區的小城鎮而言,既是產業融合發展的必然,也是就近城鎮化的比較優勢。(半月談記者 段羨菊 記者周楠、白田田、柳王敏對本文亦有貢獻)